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资讯 > 正文: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积极运用实践经验 奋力推进院团改革

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积极运用实践经验 奋力推进院团改革
2012-07-20   来源:文化部   点击:

时间:2012-07-17                                   编辑:全悦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9年中宣部、文化部下发《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来,文化系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以转企改制为中心环节,着力打造合格演艺市场主体,加快培育国有骨干演艺企业,不断拓展演艺市场,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新路,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的演艺体制格局正在形成。在改革进程中,我们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努力上升为规律性认识,为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奠定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
     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能不能取得新突破,关键在于能不能转变思想观念。思想观念解放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长期以来,有些单位和个人对改革一直存有观念障碍。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认为,自己有能力“养得起”院团,为什么非转制不可?一些国有文艺院团认为自己是党委、政府的“文工团”,形成凡事依靠政府的惯性思维,害怕从“事业体制”中走出来。一些文艺工作者对改革的实质认识不足,担心国有文艺院团一旦转制成企业,就会为了经济利益迎合市场,降低艺术品质。还有的同志甚至认为“事业”体制“光彩”“有面子”,转为“企业”降低了身份、“没面子”,如此等等。这些观念,是造成某些地区院团改革滞后的主要原因。为了统一认识,我们在改革中不断加强正面宣传,推出一系列典型报道,编发大量有针对性的学习读本,举办系列培训班和研讨班,反复宣传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战略部署的重大意义,阐明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实质、前景和改革保障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越来越多的同志认清了改革发展的规律和形势,切实转变了观念,自觉加入改革的行列。实践证明,只有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决心破除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国有文艺院团才能产生内生动力,激发活力与创造力。
     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个性化文化消费,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文艺院团只有积极面向市场,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转变体制机制,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提高能力,努力打造经得起市场和群众检验的精品力作。这些年,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紧紧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带动改革工作全面推开,逐步打破了以往“以行政为中心,以得奖为目的”的生存模式,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体制。大批转制院团在市场搏击中不断壮大,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牢牢抓住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环节,才能让更多的转制院团激发出活力、创造出效益、服务好群众。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权益。改革的力量源自群众,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保障好干部职工的合理权益,改革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这些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稳定发展的局面,一是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保障转制院团演职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充分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妥善解决转制院团演职员工关心的现实问题,保障好转制职工的合法、切身利益;三是不断强化“早改革、早受益”的政策导向,通过事业发展调动改革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广大演职员工在充分发挥艺术才智的同时,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广大演职员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合理权益,才能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改革和谐、顺利推进。
     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国有文艺院团艺术品种众多,情况千差万别,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分类指导、“一团一策”的方式加以推进,避免“一刀切”。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五个一批”,即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改革路径。一方面,坚决把转企改制作为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工作重点,对于大多数一般国有文艺院团,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实行转企改制,在转企改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艺术规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着力培育现代演艺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区分各类各级国有文艺院团的不同情况和功能,采用多种路径推动改革。比如,对一些代表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经中央批准后,允许保留事业单位性质,按照政府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不断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增强面向群众、加强服务的功能。通过“一团一策”、多管齐下,不同类别和功能的国有文艺院团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才能保证改革措施的科学合理,实现改革的有力推进。
     坚持完善政策、加强扶持。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套政策的完善程度。长期以来,国有文艺院团底子薄、基础差、包袱重,如果不给予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投入保障,院团转制后不仅缺少发展的基础,甚至难以在市场中生存和立足。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的各项政策,在保证和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一团一场”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解决退休待遇差问题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确保转制院团“带嫁妆”上路。同时,逐步加大对转制院团发展的扶持力度,在政府采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类评奖等方面更多地向转制院团倾斜。在“谁改谁受益”的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下,广大转制院团轻装上阵,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日趋增强。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完善政策保障、加强扶持,才能让改革院团站得稳、有后劲,真正实现“早改早发展”。
     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改革实践。我们应当运用好改革积累的丰富经验,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奋力破解改革难题,全面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
   (本文系作者为文化部改革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合作编写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典型经验选编》所作序言。)

下一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 上一篇:蔡武:深入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