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资讯 > 正文:敦煌文物将数字化:保住洞窟 留住游客

敦煌文物将数字化:保住洞窟 留住游客
2013-08-19   来源:文化部   点击:

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尴尬,一直伴随着莫高窟。

游客抱怨说,游览时间太短,看起来太不过瘾;管理人员说,游客过多,对洞窟和壁画的损害太大! 

不过,这种尴尬不久后就会消失,因为莫高窟已经找到了新的存在方式——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技术,游客不进窟就可以看到莫高窟的所有壁画,而且可以看得更清楚、更仔细,同时,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进退维谷”——保护利用难平衡

炎炎烈日,阻挡不了游客们的热情。8月是敦煌莫高窟的旅游旺季,数以万计的八方来客,再次涌入敦煌莫高窟。 

洞窟外,人群摩肩接踵,排队等候入洞参观;洞窟内,游客人头攒动,在昏暗的光线中,试图捕捉到壁画和雕塑背后的故事。 

“现在每天接待的游客量都在六七千人次以上,而莫高窟接待游客的科学数量应在每天三千人次左右。”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 

游客人数太多,对莫高窟文物环境的扰动会很大,直接威胁到文物本身的“寿命”。莫高窟只得采取限制措施:敦煌的洞窟总数达735个,但是每位游客每次只能参观8到10个洞窟,参观时间为两个小时左右。游客纷纷抱怨:时间太短,看起来太不过瘾! 

管理人员无奈:游客过多,对洞窟和壁画的损害太大!

这些年来,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尴尬,一直伴随着莫高窟。不过,这种尴尬不久后就会消失,因为敦煌莫高窟已经找到了新的存在方式——数字化。 

“驻颜有术”——敦煌文物数字化 

“洞窟和壁画不管怎么保护和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趋势仍是不断退化的。要想让她‘容颜永驻’,使用高保真的数字技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段。”樊锦诗说。 

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副主任孙志军告诉记者,数字化工作分成两部分,前期拍摄环节叫做“化整为零”,将每一幅壁画分成31厘米×47厘米的若干小份进行拍摄;后期电脑合成部分叫做“化零为整”,把前期拍摄的碎片式画面处理还原成整体壁画。 

这是一个繁琐、枯燥而又艰苦的过程。 

“焦点是否清晰、曝光是否准确、光照是否均匀,画面是否达到了50%的重合度,每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孙志军说。 

为了让敦煌壁画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阴暗逼仄的洞窟内工作七八个小时。他们每4人组成一个拍摄小组,在特制的轨道上,运用高分辨率数字相机小心翼翼地移动和拍摄,以精准获取每一块壁画上的全部信息。 

而每个拍摄小组都有一个对应的后期处理小组,另外还有专门的纠正小组、验收小组,全部加起来总共有13个小组60人参与数字化拍摄工作。他们要确保采集的每张照片都符合《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规范》的要求。 

据孙志军介绍,完成一个洞窟的数字化工程需要很长时间,以61号洞窟为例,壁画面积为756平方米,整个拍摄环节用时两个半月,投入4个小组20多名工作人员,除了摄影师还有后期处理小组、专人负责现场监控,而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后期图片拼接上,一个数字化洞窟的后期处理时间往往要比拍摄时间多3至4倍。 

孙志军介绍,截至目前,他们已完成了59个洞窟的拍摄,其中22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已完成,按面积算,已采集壁画图像10812平方米,约占敦煌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24%。 

“有了这些高清数字图像,游客不进窟就可以看到莫高窟的所有壁画,而且可以看得更清楚,更仔细,游客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樊锦诗说,“如此一来,进窟的游客少了,或者没有游客进窟了,我们就可以对窟内的壁画等文物进行最严格的保护,最大限度延缓文物的退化进程。” 

与壁画的数字化采集相比,立体彩塑的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更加复杂困难。让人欣喜的是,这方面敦煌研究院也已取得了技术突破。据孙志军介绍,他们通过与一家公司合作,已试验性完成了莫高窟332号窟3尊彩塑的三维信息采集和3D复原。“从色彩上看,复原作品与原作在色彩上还有一些差别,随着技术完善,这一问题应该能够解决。”孙志军说。 

此外,在莫高窟北15公里的戈壁边缘,经过数年建设,一个形如起伏沙丘、与大漠浑然一体的建筑已经落成。这里是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预计明年5月投入使用。“在这里,游客将获得与洞窟实景不同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展示典型洞窟的球幕电影,将洞窟的绚丽与多姿,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樊锦诗说,从保护、研究到展示,数字技术都有广阔的利用空间,她的梦想是用数字技术把敦煌诠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下一篇:中瑞签署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及其返还协定 上一篇:42套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增补入出版规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