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资讯 > 正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2012-12-10   来源:文化部   点击:

时间:2012-12-07                                                                      编辑:李庆禹

  王仲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化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鲜明回答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这个带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对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分析和把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文化产业发展,确保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

  一、深刻认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清晰的判断,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并且在今后的10到20年间,仍将持续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一是十八大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八大再次明确了坚定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从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十八大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体现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觉与自信,同时也表明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得到了更高层次上的确认,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二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被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小康,也不仅仅是收入倍增的过程,而是经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繁荣的艰巨过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倍增,人们必然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更多更高的需求,希望能够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高品质、高品位、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将文化产业发展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中央对文化建设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作为文化工作者对此既倍感振奋,也更加感受到肩负的责任和重担。

  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具体举措上,提出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结构、降消耗、节能源、少排放、扩就业等独特优势,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四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加速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新动力。随着文化与技术、经济的相互交融,文化产业与旅游、信息、制造、建筑、商贸、休闲、餐饮等相关产业的结合也更加紧密,提升作用日益显著,产业边界趋于模糊,以文化内容消费为核心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例如,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广泛应用,促进了文化产业拓展新市场、催生新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文化与旅游的紧密结合,既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也培育出印象刘三姐、多彩贵州、九寨沟演艺产业群等知名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文化产业发展

  当前,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文化部作为中央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将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把文化产业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扎实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握规律,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更要研究把握文化产业内涵和发展规律。要按照十八大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明确政府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职能定位,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品作为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注重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的精神,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推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工程,逐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同时,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立法进程,争取把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三是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要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努力形成文化产业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要按照十八大关于区域发展的最新战略部署,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推动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大项目,将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较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努力扩大文化消费。十八大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表明在世界经济可能长期放缓的形势下,未来扩大内需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扩大文化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抓住城镇化持续推进、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带来巨大的文化消费空白,加强文化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以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深刻指出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关系,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要加强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催生文化新业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完善文化产业链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发展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优秀文化内容与数字等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提高新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六是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营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的环境。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切实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做好服务,消除有形和无形壁垒,提供公开透明、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推动就业创业和创新。通过完善市场环境,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使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七是加强品牌建设与保护。推动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为依托,培育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促进文化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品牌培育意识以及商标注册、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培育拥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品牌。建立健全品牌授权机制,建立文化品牌营销推广平台,扩大优秀品牌产品生产销售。加大文化产品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力度。支持文化企业在境外开展投资合作,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通过政策扶持、规范市场和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企业品牌成长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作者系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下一篇:刘奇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 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上一篇: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0